1997年,蔣加林先生抓住公有體制改革的大潮...[查看詳細]
中醫藥科研如何更好發展 |
作者:admin 閱讀次數: 發表時間:2020年05月26日 14:05 |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科研發展,建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新開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研究,鼓勵以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為研究平臺,整合優勢資源圍繞基地重點病種開展臨床及基礎專項研究;同時開展了各個疾病系統中醫特色病種臨床診療方案以及臨床路徑的建立工作,推動了中醫臨床診療循證指南的制定和修訂。中醫藥科研如何能更好地發展?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是要擅用現代研究手段論證中藥治療的有效性,更好地闡述機制。中藥研究的思維基于中醫臨床,基于經典理論,典型的就是青蒿素、三氧化二砷、石杉堿甲的成功運用,得到了國內外的公認。一方面通過臨床大數據的分析提煉,另一方面根植于中醫經典,尋找中醫治療有效的突破點,篩選出有效的中藥,并深入闡述機制,明確治療靶點。這是證實中醫治療有效的基礎要素之一。
二是用科學的臨床設計,得出客觀的臨床數據,證實中醫藥治療的有效性。首先要篩選中醫治療的優勢病種。中醫治療效果更佳,或西醫治療雖然有效但仍存在許多棘手問題的病種,正是中醫研究的切入點。中醫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效,基本已經被國內西醫同行認可。但如何更好地推廣,還需要客觀的臨床數據支持。
三是中醫藥科研要以服務廣大患者為根本目的,要能夠盡量接近規范化,簡單化,能讓更多的臨床工作者應用。尤其是在現代社會,我們需要在“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基礎上,善于總結,并將之簡化,通過臨床研究論證后形成規范,讓更多的醫療工作者,尤其西醫能靈活應用,這就需要我們針對每個臨床問題進行大量的中醫研究工作,而這勢必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
綜上,中醫治療要想具有核心競爭力,就必須科研命題分層化、具體化、簡單化,最終目的還是要能被廣泛推廣應用。(吳迪炯)
|
下一篇:政府工作報告給醫藥行業帶來的啟示... 上一篇:在醫藥的科研道路上奮斗,他覺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