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瀉時,在醫院常見到年輕的爸爸媽媽抱著自己的孩子擔憂地問:"怎么辦啊,我家孩子一吃東西就拉肚子,一整天都在哭鬧,是不是患腸炎了啊"。
實際上,家長們對孩子腹瀉存在著大大小小的誤區,而這些只是對孩子的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是什么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吧。
認清腹瀉帶來的危害
說到腹瀉,我們就要認清腹瀉。小兒腹瀉常見于6月齡-2歲的嬰幼兒,是造成寶寶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數據顯示,我國的嬰幼兒平均每年會腹瀉6次左右,兒童每天會腹瀉3次。
小兒腹瀉的危害,不僅僅是"拉肚子"的虛弱無力,更是因為頻繁、大量的腹瀉導致身體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的現象,如果沒有及時處理的話,會導致昏迷的出現,甚至危及生命。
反復的腹瀉還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并有幾率誘發多種并發癥如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敗血癥等,是威脅幼兒健康的一大因素。

面對腹瀉家長應該怎么做?

1、 不盲目禁食
腹瀉脫水患兒除嚴重嘔吐者暫禁食4~6小時外,其余的均應繼續進食以緩解病情,縮短病程,促進恢復。
腹瀉時,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和無機鹽,禁食或過度的飲食控制,都會加重腸蠕動而使腹瀉加重,甚至影響小兒的健康。

2、 不盲目止瀉
腹瀉的治療需要一定的療程,小兒腹瀉時不必急于馬上止瀉,尤其是腹瀉早期不能使用抑制腸蠕動的藥物,而應該治療因腹瀉引起的脫水和營養不良。

3、 不濫用抗生素
小兒腹瀉多數為病毒感染及喂養不當引起,因此使用抗生素無效。因為在人體的腸道中生長著許多細菌,它們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體內保持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如果使用抗生素,則會殺滅人體中的有益細菌,導致菌群失調。建議應在正規醫院的兒科醫師指導下用藥。

4、及時就醫
寶寶的身體都是非常脆弱的,當出現腹瀉現象時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醫,檢查出孩子拉肚子的原因,選擇相應的抗生素為孩子進行治療,對寶寶的病情及時的進行控制。